2021-03-22 來源:成都生活網
還記得第四屆醬文化節上,萬人打醬油,千人吃醬油拌飯的盛況嗎?還記得開壇儀式上中壩醬油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揭開醬缸那一刻,彌漫于整個會場濃濃的醬香嗎?
已經遲到一屆的新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開壇儀式終于在3月20日與市民們準時相遇。不過因為疫情影響,本次開壇儀式改為小規模舉辦,中壩產品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必須的調味品,每年開春的“打醬油”活動更是江綿地區居民持續了一百多年的習俗。而新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開壇儀式更是具地方特色傳承意義的非遺文化,每年都會吸引數萬游客從四面八方趕來一覽盛況。
▲因疫情原因,本屆開壇儀式采取線下小規模舉辦與線上直播的形式展開
在中國醬文化博覽園內伴隨著悠揚古樸的音樂,由八名工作人員抬著的醬缸緩緩的從醬園出發,來到了清香園創始人馮道人的雕像前,告慰先祖的同時立志將清香園“讓健康代代相傳”的理念傳承下去。
在古樸厚重的古典音樂聲中,在翠屏山道觀(清香園創始人馮道人修道道觀)張玄道長的主持下,中壩口蘑醬油第五代技藝傳承人許秀洪先生、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先生依次登場,按傳統禮儀莊重地完成了2021年新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開壇祭祀儀式。
▲現場觀摩的公司領導及游客
▲翠屏山道觀張玄道長主持祭拜儀式
▲祭拜清香園創始人馮道人
▲早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
隨著中壩醬油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先生雄渾的一聲“開壇啰——”缸蓋打開,醬香四溢,開壇儀式進入高潮。留住傳統技藝,就是留住文明的記憶,老一輩技藝人堅守和發揚著他們作為手藝人的本分與責任感,為了將這些熔鑄了煌煌中華厚重歷史文化的構成分子完整保留。本屆開壇儀式上,還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承儀式,中壩醬油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從第五代技藝傳承人許秀洪老師傅手中接過中壩醬油古法釀造的信物——錦盒,內有中壩醬油古法釀造的秘方,錦盒的交接也代表著中壩醬油傳統釀造的重擔交付給下一代的傳承人,至此這個有著近兩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傳承至第六代。
▲開壇啰!中壩口蘑醬油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揭開缸蓋
▲還是那個味道!中壩口蘑醬油第五代技藝傳承人許秀洪老師傅點評新春第一壇醬油
▲品嘗新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
“民以食為天”是我們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往遠了說,《舌尖上的中國》,到現在的《風味人間》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于“吃”文化的享受。我們寄托在美食上的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有時候更多的是味道的傳承與融合。
而對于很多人來說,川菜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最正宗的川味,是在食客的挑剔和匠人的耐心中經歷著漫長打磨,最終沉淀成的老四川風味。在川菜領域都有這樣一個說話,做正宗的川菜一定要用中壩醬油,已故的中國烹飪大師、川菜泰斗史正良大師更是親筆手書“中壩醬油、川菜味魂”八個大字。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的特點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地道經典的川菜制作,離不開川菜大師精湛的廚藝,而川菜調味品在川菜制作中的地位更是居功至偉。
為了更好的推廣川調川味,中壩醬油布局成都歷史文化名街川菜博物館、寬窄巷子、文殊坊設立中壩醬油體驗店向世界推廣川菜川調。近年來中壩醬油產品不僅暢銷歐美、東南亞、澳大利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更數次登錄央視,被CCTV探索發現、中國影像方志等欄目爭相報道。中壩口蘑醬油第六代技藝傳承人許平師傅親手釀造的手工醬油更是各大電商平臺的網紅產品,一經上架經常缺貨。
△寬窄巷子中壩醬坊
如果你也有一份兒時關于打醬油的情結,有機會一定要來現場看一看新春第一壇中壩口蘑醬油開壇儀式,品一品傳統手工釀造的醬油,打上一提中壩口蘑醬油,絕不僅僅是解饞那么簡單。在這里能讓你更全面的了解中壩醬油和背后的百年傳承與堅守的故事。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更多新聞
上一篇:健康文明、綠色環保:江陽城建職業學院師生進行公益植樹系列活動
上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