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來源:華西都市報
楊云剛的博愛新村飯店二樓窗外,掛滿了臘肉香腸。
楊云剛在給臘肉燒皮。
災后恢復重建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要在推動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繼續發力,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摘自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講話
2月7日,陽光明媚,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博愛新村飯店里,店主楊云剛正在給熏好的臘肉做燒皮、清洗工作,他說,"這樣做出來的臘肉,才香,才好吃。"
每年的這幾天,楊云剛都要提前準備好這些材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節漸漸臨近,意味著豆花店將迎來一個客流高峰期。作為老板,他得維護好自己店的口碑。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映秀鎮視察時,曾和村民們一起炸酥肉、打酥油茶、磨豆漿,楊云剛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場景。
"現在,我們的幸福酥肉、帶勁豆花遠近聞名。"跨過2018年來到2021年,飯店的經營收入翻了幾番,楊云剛的生活雖談不上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點點滴滴也足夠美好,他打算有時候將生意交給兒女打理,然后和老伴兒外出旅游,帶帶孫女……
親力親為
做好口碑味道
才能讓生意更紅火
2月7日,農歷臘月二十六,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汶川縣映秀鎮東莞大道上,紅燈籠早已高高掛起,彩旗卷著絲帶飄在半空,居民們在躺椅上曬著太陽。
博愛新村飯店,就位于這條道路的一個交叉口位置,一棟三層樓高的羌式現代民居,古樸寧靜中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喂,老楊,我們打算明天到你的店里吃飯,菜整巴適哦!"接到這樣的電話,楊云剛已習以為常,他家的飯店,在東莞大道上獨樹一幟,回頭客不少,還有一些游客慕名而來。
當天,楊云剛一早就起床,在院子里給腌制熏好的臘肉做燒皮工作,然后包裝或炒制。見有客人到店,他不慌不忙地脫下手套,招呼客人們入座。他說,店里的很多工作,家人都能幫忙,但一些具體的工作,比如熏臘肉、燉蹄花等,還得親自把關。
楊云剛給記者展示了店里熏臘肉的地方,這個近三平方米的屋子里,放著鋸木和陳皮,房檐上掛滿了香腸臘肉。他告訴記者,臘肉不"秋"(熏)不好吃,"秋"完后,還得燒皮過水。
這些心得,楊云剛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但他坦言,做餐飲得有真材實料,得用心維護好口碑和味道,生意才能更紅火。
招牌菜
游客慕名而來
店鋪已成"打卡點"
楊云剛的飯店,現在已成為游客的"打卡點",不少人進店后的第一句話往往是,"老板,來個幸福酥肉和帶勁豆花,再來點兒老臘肉……"對于這兩樣"看家菜",他頗為得意。他說,自家的幸福酥肉剛剛被評為映秀鎮2020年度"十大特色菜"。
至今,楊云剛的飯店開了9年,不少游客途經映秀鎮時,都要點名吃這兩道招牌菜。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映秀鎮視察時來到店前,關切詢問生意好不好,一年能掙多少錢。楊云剛向總書記匯報,收入養活全家6口人還有富余。一年、三年乃至多年以后,很多人都會問到這個問題,楊云剛也毫不避諱地說:"怕是翻了有兩三番哦!"
這個小鎮上,和楊云剛的飯店類似的小店還有不少,商家們會趁著年關將近,提前備好春節假期的食材以及新鮮蔬菜。
楊云剛坦言,因為疫情原因,他的餐館去年4月才重開,中途也確實出現過客流量減少的問題。不過,得益于快遞業務的迅速發展,現在他店里的臘肉不愁賣,一些外地客人很早就給他打電話,讓他郵寄一些臘肉,對于這樣的"新"要求,他欣然接受。他還會叮囑兒女,走親訪友時,記得捎上這些農家特色老臘肉。
新年愿望
生意繼續紅火
家人平安社會幸福
楊云剛一直在琢磨,最近幾天,部分親朋好友會來家里團聚,要給大家準備怎樣的年夜飯?此外,他還一直牽掛著一個人,一個被他稱為"老王"、被兒女稱為"王伯伯"的人。"5·12"汶川地震發生后,老王曾幫扶過楊云剛,在他最 需要重啟生活時,老王曾毫不猶豫地借給他錢。
楊云剛很感謝那些在他遇到困難時幫助過他的人,他說,他和映秀鎮上的居民們一樣,都懂得感恩。
新的一年,楊云剛有個小愿望——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社會和諧幸福,自己的生活和飯店的生意也能繼續紅火,欣欣向榮。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王秋萱 攝影報道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更多新聞
相關新聞